中华上下五千年司马光是否也在思考神话故事120篇经典故事之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在王安石罢相之后,宋神宗依然坚持了他提出的新法近十年。随着宋神宗的病逝,太子赵煦即位为宋哲宗,由高太后临朝执政。高太后是新法的强烈反对者,她一上台,就任用反对新法最激烈的人物司马光担任宰相。
司马光,以其卓越的学识和非凡的机智,从小便受到人们的瞩目。他不仅读书勤奋,而且极富才华。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救了一名落水儿童的事迹,便迅速传开,并被画成图像广泛流传。
在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担任翰林学士,与王安石起初是好友,但由于思想差异与王安石渐行渐远。王安石成为宰相后提出的改革措施,司马光坚决反对。一次,他直言请求取消青苗法,并以老朋友身份向王安石提出批评。然而,这些批评遭到了王安石严厉回击。
面对这样的情况,司马光感到无奈,最终辞去官职,在洛阳闭门著书。这段时间里,他致力于编写从战国到五代的一部史书,即《资治通鉴》。这部史书历时十九年完成,是我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尽管如此,在他的晚年,因为反对新法而出名,一些保守官员仍旧视他为“真宰相”。高太后的临朝之际,再次召回司马光,他虽然已身患重病,但仍不放弃推翻新法的决心。在废除新法之后,不久便因病去世,而那些支持他的观点也逐渐得到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