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春晚惊魂常宁公主遭家暴朱棣为何置之不理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常宁公主。
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由于她是最小的女儿,因此自幼很得朱棣宠爱。
1399年,继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削除藩王的势力。本就有心夺位的朱棣,趁机举起“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攻占了南京都城,朱允炆消失在皇宫的大火之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反复劝进”,苦求朱棣登基称帝。
朱棣则“反复推辞”,最后“万不得已”才登上帝位。
朱棣做了皇帝后,由于夺位不正,他为了巩固手中的皇权,也为了稳定国内的局势,所以他在继位之初,对曾经遭到朱允炆打压的藩王们进行安抚,并恢复了藩王旧制。同时,他还为了加强与镇守云南的外姓王沐昕之间亲情关系,将常宁公主许配给沐昕,并封沐昕为驸马都尉。
据《沐驸马像赞》所言,沐昕出身于“侯门华胄、皇家懿戚”。秉德廉虚,小心翼翼。资兼文武、志乐书诗。煌煌勋业光照鼎彝,有峨其冠,有伟其服。他是个风度翩翩、文武大才。在《明太宗实录》中多次提到,在藩王生日及重大节日时,他奉命献礼致贺等,可见他对这位女婿极为看重。而且他送过两个绝色歌女给他的父亲,这两人能取悦天子,不仅得到了天子的喜爱,还被召来表演歌舞消磨时光。
然而有一天,这两个歌女竟被沐昕用铜锥击毙。这应该是一个严重违法行为,但奇怪的是,没有受到什么惩罚,而只是不了了之。此事让沾昕更加肆无忌惮,对待常宁公主也不再客气起来。她虽然教养良好恭慎有礼,但面对这种情况只能默受。
当她带着委屈向父亲诉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慰和支持,只得又回到那个暴躁的人身边。她忍受着丈夫的一切虐待,最终因抑郁而去世。这件事发生后,她父亲并未对她的丈夫施以任何惩罚,而是继续保持同样的态度,即使她去世也没有改变这一点。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因为她的丈夫——沐昕,是个特殊的人物。他虽然家暴他的妻子甚至导致她早逝,但却拥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地缘政治优势。他的家族——沐氏,在云南省境内有着深厚的地盘力量和广泛的人望,他们对于稳定地方政局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他的父亲——沐英,则是前任皇帝所信赖并尊敬至极的人物之一,为此他获得了一定的免疫性,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触犯他们家族的事业或人脉关系。
因此,无论是杀死两名歌女还是家暴自己的妻子,都不足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更不能影响到国家大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那些个人悲剧往往只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路,与那如山大的江山相比,它们几乎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但这些故事,却透露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是在统治者眼中似乎微不足道的情感纠葛,也可能会因为那些更宏大的利益考量而被无情地置若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