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百态司马光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书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字自幼就传开了。七岁时,他便专心于读书,不分昼夜,有时连饭和水都忘记了。他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机智过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一位小孩掉入水缸,眼看即将溺死。其他孩子们惊慌失措,但司马光冷静地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力砸破了水缸救出了那名孩子,这件事使他在东京和洛阳广为流传。
宋神宗时代,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与王安石相识后,因为思想上的差异,他们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王安石主张改革,而司马光则坚持保守观点。一度两人发生激烈争论,甚至写信互相责难。但随着时间推移,司마光对新法持反对态度,最终辞去职务,在洛阳闭门著书。
早年间,司马光对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他相信掌握历史知识对于治国至关重要。因此,他开始编写一部从战国到五代的大史书。这部史书由两千四百卷文献整理而成,并且得到宋英宗及后来的宋神宗极高评价。在十九年的努力下,《资治通鉴》最终完成,它成为中国史学领域的一项巨大的贡献,对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
尽管身体衰弱、眼睛昏花、牙齿脱落,但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仍旧坚持完成他的壮志工作,被尊称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家之一。而他的《资治通鉴》,直至今日依然被视作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政治家、学生学习必备之作,其影响力长存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