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有声兄弟成君臣(图)
我曾经深思过,自秦汉以来,帝权的本质似乎是一致的,但各朝建立之路却迥异。秦帝国的诞生是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而晋、隋、唐、宋则是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以反叛方式夺取权力。元和清则是外部强大军事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解体,从而形成异族统治。而只有汉和明两朝,是通过农民起义长期战争所成就的国家。
这两种政权有两个鲜明特点:首先,它们都是赤手空拳打下来的,没有像其他朝代那样早已确定领导人的统治集团。在秦始皇之前六十年,商鞅变法才使得秦国强大;在晋末曹魏时期,司马懿即已形成威望;隋文帝灭周前,他已经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唐高祖李渊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从军阀崛起成为一统天下的君主。而元和清,则是由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中原汉族政权。
其次,这两代天下未定之际,群雄并起,“起事”者共同组成了一个豪强集团,这些成员有的功勋卓著,有的是拥有实力和资本。刘邦与他的同盟者之间,以及朱元璋与他的伙伴们之间,都存在着微妙的情感纽带,他们既是君臣又如兄弟,这种关系对于领袖绝对權威构成了潜在挑战。
李自成和洪秀全也都具备了这些特征,最终覆灭正是因为它们发作所致。在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下,一旦结束了“打天下”的任务,就会面临豪强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因此,我们看到,只有汉、明初期发生了大量杀除功臣的情况,如刘邦消灭韩信等人,或朱元璋逐个消灭其同盟者的重臣。这并非出于情感或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力量本质的问题。一旦涉及到巨大的政治利益,不论忠诚还是义气都会烟消云散。
试问,如果面对一群能力非凡的人物,朱元璋能躺在兄弟情谊上安然无忧吗?就算他愿意真心待人,对方也难保不会怀有一丝不轨的心思,因为巨大的政治利益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即便是不动声色的领袖也难以抗拒。此刻,那称兄道弟的情谊变得危险至极,在患难相助时它可能成为团结力的象征,但一旦到了享福的时候,它就会转化为对绝对權威的一种潜在威胁,从而引发血流成河式的大屠杀。开始就很清楚主从关系的人,如曹操或李渊,他们能够保持较为简单且稳定的家族统治结构。但无论如何,“异姓王”总是在这个家族之内被视作不可容忍,因此他们必须被铲除掉,而那些可能威胁家族统治的人,则需要被彻底铲除。一方面让别人的血液流尽,一方面将所有重要职责留给自己的亲属,以确保家族控制一切关键决策过程。如果不是这样做,那么整个系统将无法维持,并最终瓦解。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知道,只要你不属于这个核心家庭,你就是可疑分子,而且你的存在只是暂时性的,你的一切努力最终只不过是在延缓自己的命运——直到那一天,当你真正地站在敌人面前,被判决去死。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共度风雨的人现在已经不再值得你多加考虑,因为新的规则已经决定了你的命运。不管怎样,无论身处何境,都必须记住这一点:只有那些与我们分享相同血液的人才能真正信任,最终,也只能依靠他们来确保我们的安全。在这里,没有忠诚,只有血缘——这是唯一可以依赖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时代,每个掌握实力的男人都必须证明自己能够保护自己的家园免受外界破坏,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位置不会因来自内部的挑战而受到威胁。当一切尘埃落定,我意识到,无论历史如何演变变化,其基本结构永远不会改变——这是一个关于家庭控制世界的地方,其中每个人都不得不服从于更高层面的逻辑。当你终于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自己站在了一片完全不同的土地上,不再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小鸟,而是一个紧锁眉头的小兵,被迫遵循古老而残酷的地球游戏规则。我并不想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但我知道这就是现实,所以我只能接受它,并且学会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