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帝的荒淫程度有多么可怕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当众将演员致死这一惨剧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
在1645年的南京初夏,夜幕低垂,天空如同深碧的湖泊,无尽的星辰被大红灯笼的光芒吞噬。奉先殿周遭,群星仿佛为这场盛宴增添了一份神秘。
殿内,一位肥胖的男人斜倚于软榻之上,他就是南明时期的弘光帝,而旁边坐着一位长髯飘逸的大胡子老者——阮大铖,这位文人以其无良而著名。
二人沉浸在阮大铖亲自编写的小剧《嫦娥思凡》中,他们对戏剧情节了如指掌。这出戏中的女伶仅十二岁,她身穿飞袖,在地毯上与一个年纪相仿的男童共同表演。两人舞动轻盈,如同活生生的嫦娥和玉兔,他们的声音清脆悦耳,将观众带入了一幅美丽的情景。
随着酒精逐渐沁入弘光帝的心智,他变得越来越放纵,最终失去了理智。在他的愤怒下,那对年幼演员不幸地失去了生命,只留下他们惨痛的呼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乐工们都屏息静立,大臣们则面露恐慌,而阮大铖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他心疼那些辛苦培养出的优伶,但也意识到这种事对于自己来说几乎是小菜一碟,因为他是一名高官。
“兵部尚书”的权力足以让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在醉意朦胧中,弘光帝命人抬走了那两个孩子,并向阮大铖挥手告别。他知道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人物轮流扮演这些角色,而这些悲剧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月亮洒在血腥现场上,那些木刻柱联依稀可见,它们传达了王铎大学士的手笔:万事不如杯在手,今生几次月当头。这句话充满了哀伤和宿命感,是一种对未来无奈接受,同时也是对过去无法挽回悲剧的一个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