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背后的历史故事初三中考重点回顾
回忆冰糖葫芦的历史,首先要提到的是南宋时期的宋光宗皇帝。宋光宗,原名赵停,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在父亲位上,他被立为皇太子,并担任临安府尹。后来,在公元1187年10月,由于内禅,他继位成为了新一任皇帝,并在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在他的统治期间,赵停因长时间生活在深宫中,对外界事务了解不多。即位时他已经43岁,但头发却早已白了。他拒绝臣下建议服用能使头发转黑的何首乌草药,说:“我已经是老成之人了。”当时朝政主要由主和派所掌控,他们罢免了一些主战派的大臣,如周必大、辛弃疾等。
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妃子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们使用了许多昂贵药品,但都没有效果。这让皇帝十分焦虑。一位江湖郎中看到了招募求医人的广告,便进宫诊断黄贵妃。他建议每天饭前吃五至十颗冰糖与山楂制成的小丸子,这样不出半月病就能痊愈开始大家对此方法持怀疑态度,但由于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案,而且也符合贵妃口味,所以她按此办法治疗果然如期痊愈。
这段故事很快传开到民间,当地居民便将山楂与冰糖一起串起卖给人们,就这样形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冰糖葫芦。而山楂作为一种古代常用的药材,其功效包括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等,还特别擅长于消化问题,这或许也是因为黄贵妃曾经吃过大量美味佳肴导致积食,小小的一颗山楂能够帮助解除她的病痛。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曾提到过山楸对消化系统有益处。他说:“煮老鸡硬肉,用山楸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可推矣。”现代研究还发现,山楸还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等健康作用,因此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而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则直到今天依旧受到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