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明朝皇帝崇祯的悲剧选择为何他不得不走上殉国的道路

明朝皇帝崇祯的悲剧选择为何他不得不走上殉国的道路

在1644年的3月18日,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选择了上吊自尽。生命是宝贵的,而除了逃跑、投降或被俘之外,还有其他选择。然而,为什么明朝的皇帝最终会走上这条道路?

事实上,崇祯确实在这一年正月时考虑过逃离。在那一年的正月,他意识到了大势已去,并计划将都城迁移到南京。南京地处南方,与李自成和后金相隔较远,从战略角度看,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他让出北京时,李自成势必与后金发生直接冲突,而明朝则能够从以前的腹背受敌转变为坐山观虎斗,就像南宋一样再延续一百多年,或许还能杀回北京。

然而,由于崇祯有些刚愎自用,不愿意自己提出这个方案。他认为放弃祖宗的地盘是不名誉的,也不符合他的形象。

崇祯是明朝中少数把皇帝当作工作而非地位的人,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经常通宵处理文件。在任期间,他也干了一些惊天的大事,如贬魏忠贤、杀袁崇焕等等,这些行动体现了他的果断,但同时也养成了他的一面骄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找到了一个代言人——大臣李明睿。这位李明睿原本就是提议迁都的人。崇祯决定让李明睿在朝中发言,然后由大臣们讨论,最终由皇帝拍板定夺。但就在这次会议上,当李明睿提出迁都的时候,大臣们立即对此表示反对。

他们反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之前有一次事件激化了这种情绪。那是在崇祯想与后金谈判时派遣兵部尚书陈新甲进行谈判,但结果却走漏风声,使得整个局面变得混乱不堪。而且谁知道皇帝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故意钓鱼以稳定人心吗?

到最后,只好随着大流,不再提及迁都的事宜。这说明尽管准备不足,但是还是准备好了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危机。一旦决策确定,那么就应该坚持到底,就像唐玄宗带着杨玉环离开京城那样洒脱,有如慈禧所做的一样轻松无忧。

最后,当所有门户关闭的时候,即便是一只鞋都不允许出去,崇祯只能上了煤山,用自己的手结束了一生。而至于为什么他没有投降或成为俘虏,这完全取决于他的性格,以及他曾经犯下的错误,比如挖掘敌人的祖坟,更是不可饶恕的事情,对方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

因此,在身心俱疲之后,仅有两种可能:逃跑或者死亡。最终,在煤山树下,以老树为依托,将生命交付给自然法则。在遗书中,他写道:“朕登极十七年以来,一直受到逆贼攻击……但是我所有失误都是由于我的臣子造成。”在死前,他请求不要侵犯帝国陵墓,也不要伤害任何平民,只希望文武官员可以自由行事,但不得劫掠尸体或伤害百姓一人。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元朝覆灭的惨剧...
元朝是如何走向衰败的? 元朝在建立之初,蒙古帝国下辖四个汗国,即大汗、察合台汗、窝阔台汗和哈剌海丁安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汗国逐渐独立,其领土范围缩小,...
世界历史故事 儿童红色故事魔...
《魔法森林的奇幻冒险》 在哪里可以找到童话? 在一个遥远而又古老的地方,有一片被称为“魔法森林”的神秘之地。这里,树木长得像巨人一样,花朵散发着甜蜜的香气...
世界历史故事 儿童的心灵之歌...
一、引言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朗诵红色经典故事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实践,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学习语...
世界历史故事 传承中华精神体...
传承中华精神: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影响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民族。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通...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