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乐队主唱李隆基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
唐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在东都洛阳诞生,他的英明果断与多才多艺使他一路高升。最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在唐隆元年(710年),他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成功地铲除了韦后集团的影响力。作为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本名李隆基,被尊称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和唐明皇。他是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因此又被称作李三郎。在先天元年的某个时刻,他接替了兄长登上了帝国宝座,在长安太极宫正式宣布自己的统治。
在位期间,玄宗以勤政著称,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并扩展了他的政权。他重用贤臣如姚崇和宋璟,并励精图治,这些举措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开元盛世。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疏忽朝政,宠信奸臣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以及过度偏爱杨贵妃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场内乱不仅削弱了中央集权,还埋下了对后来的衰败伏笔。当天宝十五载(756年)的太子即位并尊玄宗为太上皇时,那段历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一步。
尽管如此,玄宗仍然留下了一份光辉成就,即开创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并将其推向顶峰。不过,他沉迷于酒色宠信,以致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该事件也成为了从盛到衰的转折点。关于这一点,有人评价说:“圣人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乐;即便生活简朴,也不会感到羞耻,只是担心过度享受会耗费民脂民膏。”然而,“玄宗自认为自己拥有比任何前任都要富有、更伟大的生活方式,不仅想超越前人,而且还希望让后来者无法追上他。”
不过有人批评说:“虽然你崇尚华美,但这只会吸引坏人的注意,最终导致国家分崩离析。”苏辙曾经这样评价说:“唐玄宗和宪宗都是中兴之主,他们各自继承了一片混乱后的局面,而外部并无威胁。他们分别约束自身任用贤能,从而复兴了贞观之治。如果二君能够坚持下去,就可能避免最后失败。”
总体来说,对于如何做好皇帝,有的人认为玄宗在前半生表现得很好,但到了晚期却失去了方向。而另一些评论家则指出,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存在失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一个人或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