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古代的黄道周笔尖指引岁月流转
黄道周,明代书画家与学者,以字幼平、号石斋闻名于世。其书法艺术,在当时的书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行草书方面,他的作品遒劲酣畅,而楷书则表现为画短意长,质朴精丽。
黄道周生于1585年,卒于1646年,其间曾考取进士,并官至礼部尚书。在他的仕途中,他一直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他不仅擅长书法,还精通天文、理数等多门学问。他的诗文和隶草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著作,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行书七言律诗》,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楷書《詩翰冊》,都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这两件作品体现了他在不同风格上的造诣,无论是笔力雄健还是墨色丰富,都令人赞叹。
宋荦先生曾评价:“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这番赞美充分说明了黄道周在明末的影响力,以及他的作品至今仍能激发人們對古典文化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