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都是昏君吗自然之问韩王安的历史足迹与天地同古公元前226年
我是韩王安,执掌着一片微弱的国家,试图抵御那如同深渊般巨大的秦国入侵。我在位九年,是这片土地最后的国君。对待秦国,我既有畏惧,也有愤怒。畏惧的是它那如同天边星辰般璀璨的强大,愤怒的是它那似炙热太阳般骄横的态度。
当秦军攻向赵国时,我的心情复杂:既希望它们战败,又担心赵军难以抵挡。在公元前234年,当秦将樊於期攻占了赵国平阳、武城二地,导致赵军万人被斩首时,我急令我的顾问韩非上书给秦国,恳求不要进犯韩国。
不久之后,当我得知韩非的请求已经送达秦都时,又听闻新的消息:樊於期继续率领残兵追击,从上党直至赤丽、宜安,再次威胁到赵都邯郸。这一次,赵王迁调回了曾经驻守北方边防的大将李牧,使得几乎使全体士兵覆灭,只剩下樊於期带着少数护卫逃离重围。他唯恐获罪,不敢返回,而是逃往燕国。
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极为振奋。我认为尽管秦军勇猛,但并非无敌。我相信诸侯中还有与之抗衡的人才,就像当年的崤山之战一样,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再次获得胜利。不久后,一名赵使臣来到我这里,用他的话语迷惑了我,让我看到了希望。但是我还是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没有考虑到真正面对强大的威胁应该如何行动。
就在此刻,一位叫做李斯的官员来到了我的宫殿里,他用坚定的口吻写信给我说:“请派遣使者前往秦都。”但是我依然没有改变我的想法,没有召见他,没有理会他的警告。我认为,有了这样的靠山,即便是那样强悍的力量,也不会危害我们。而且,因为有了这个盟友,我们可以高枕而睡,不必再为那些战争和争端担忧。
然而,在公元前230年,那个巨大的力量终于来了——内史腾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军队攻击我们。当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谬的时候,我选择投降,而我们的国家也因此消失了。他们把我们的土地变成了颍川郡,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而我,被软禁于陈县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在最终的一个公元前226年,当旧贵族们在故土发起叛乱时,他们出动大军平定叛乱。在这之后,他们为了绝迹祸源,将被软禁多年的我处决。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关于懦弱与失败的小小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