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揭秘古代皇帝为何要与偏房共天下

揭秘古代皇帝为何要与偏房共天下

核心提示:人主欲借“偏房”尽收权柄,殊不知,高度集中的权力更容易被亲近的隐权力集团假借、窃取,只要人主软弱、荒怠,立即太阿倒持,授人以柄。我们姑且称之为“偏房的陷阱”。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5期,作者:吴钩,原题:“皇帝为何要与“偏房”共天下?”

中国人以前很讲究名分,因为名分是权力的合法性源泉。比如在一夫多妻制时代,男人有正室,还有偏房。在名分上,正室为尊,偏房为卑,元配享有支配侍妾的正当权力。实际上,侍妾也可能凭借年轻貌美、受丈夫宠爱而得势,甚至在家庭中取得支配性地位。

妻妾争权只是官场故事的一个隐喻,因为帝王对国家权力[注: 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是通过国家政权发生的权力关系。]的分配,也存在着“正室—偏房”的复式权力结构,“正室”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系统,他们在名分上是国家权力的正式代理人;但帝王往往又在正式官僚系统之外,另起炉灶,另立“偏房”,代行权力。www.LSQn.cn

那么,“偏房”是些什么人呢?

《清稗类钞》记录了晚清开明官僚郭嵩焘的一则史论:“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吏共天下耳。”

郭氏所列举的与君主“共天下”的人物,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入隐权力集团的行列,在名分上,这些人并无治天下的正式权力,只不过凭恃与权力中枢的特殊关系,得以把持权柄、操纵朝政。相对于正式的官僚系统而言,这一隐权力集团就是受宠得势的“偏房”。

“皇权”作为对历史的宏观描述,大致不差,但就具体情形而言,自汉代以降,除了少数雄才大略的帝王,君主独揽朝政、乾纲独断的局面其实并不多见,确如郭嵩焘所言:“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问题在于权力被谁“分寄”。

如果与宰相共治天下,则是很正常的制度性安排。君主只是国家的主权者与象征,古人认为君王“揽权不必亲细务”;而宰相作为政府首脑,理当“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这是明代之前的正式政制。宋代有一位官员就对皇帝说,“权归人主(皇帝),政出中书(宰相),天下未有不治”。宰相的执政大权由制度赋予,为正统承认,如果君主绕过宰相,直接发号施令,则会被认为

[1] [2]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天下奇闻趣事大全短篇 失落的帝国一段...
失落的帝国:一段被尘封的世界历史之谜 在遥远的过去,一个强大的帝国曾经横跨了半个古老大陆,它的辉煌与文明,如同神话般流传至今。然而,这个帝国不幸地消失于时...
古代故事大全100篇 在中国民间故事...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乡村里,住着一家人名叫二牛。最近,他们家经常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当夜幕降临,三更时分,楼上总会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起初,二牛以...
奇人奇事故事真实 中华神话故事-...
在中华神话故事中,创世之神盘古与伏羲的传说是最为著名的两则。他们各自代表了宇宙的不同方面,共同塑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 根据史料记载,盘古是中国古代...
小说大纲范例 古代文化探秘解...
古代文化探秘:解读神话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财富,深受二年级学生喜爱。《神话故事100篇》这本书,以其丰富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