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施琅为何背叛郑成功投降清朝家人被冤杀

施琅为何背叛郑成功投降清朝家人被冤杀

核心提示:三变:由于郑成功与施琅个性反差、矛盾激化,造成施琅的父兄被杀。施琅遂离开郑成功,第二次降清。安然的评价是公允的:施琅第二次降清,属于上梁山,谈不上个人品质问题。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8年第11期,作者:赵书刚,原题:《伟哉,施琅》

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将军——平定传奇》,掩卷而思,一个完整、真实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施琅,生长在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当时各种人物的抉择颇伤脑筋,同时,也使得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时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准确把握。安然摆脱了所谓正统观念。对施琅反复多变的前半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定位。

施琅的多变,是应时而变。一变:1646年(顺治三年),郑芝龙见清兵席卷中原,南明政权大势已去,率心腹部将500人,分乘5艘战船抵达福州投清。WWW.LSqN.cN其中包括施琅。二变:1649年(顺治六年),担任清朝总兵的施琅在广东陷入绝境之际,出人意料地得到郑成功的礼遇。于是,他就跟随郑成功走上了反清复明的道路。他的部将数千人成为郑成功的重要力量。施琅为郑成功献计献策,并亲身参与袭取厦门,立下卓著战功。三变:由于郑成功与施琅个性反差、矛盾激化,造成施琅的父兄被杀。施琅遂离开郑成功,第二次降清。安然的评价是公允的:施琅第二次降清,属于上梁山,谈不上个人品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郑成功盛怒之下,轻率地错杀施琅的父亲弟弟,才导致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投入清军的怀抱。

评判一位历史人物[注: 历史人物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发生在以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事,那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情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的功过,是不能夹带个人感彩的。事实证明,施琅正是由于降清,才担当重任,充分地施展才能,成就丰功伟业。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清政府提拔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领官兵一万人左右。从此,清朝组建了第一支水师部队。施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水师提督。

施琅的首步妙棋是一举攻下郑氏集团经营多年的厦门、金门二岛。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施琅率快艇20多艘,从海门突袭郑军,打死打伤200余人,活捉参将黄九等20余人,鼓舞了将士的士气。施琅善于准确地判断形势,及时调整战略战术。十月,施琅率军先后攻下郑军苦心经营多年的厦门和金门。同时,他注重分化瓦解郑军,并收到了奇效。先是,郑军都督杜辉率领将领102名、兵丁1096名、战船62艘,向清军投降。接着,威远将军翁求多率领6万多兵民降清,成为郑军投降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然后,留守铜山的黄廷臣率家属及官兵3万多人降清。

郑军只剩下及

[1] [2]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内部 是指什么 中国民间故事3...
中国民间故事300篇神话:解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哲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间故事和神话成为了人们心灵交流、智慧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
潘安专家复原图 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极为有名的事件,它在后世成为批评专制统治和自由知识的象征。然而,关于这个事件的具体细节,历史学家们存在许多争议。以下是对...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恐怖影史回眸探...
在电影史上,70年代无疑是恐怖片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令人心跳加速的作品,它们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故事模式,还为后来的恐怖电影奠定了坚实...
魏冉和白起 野史趣闻ppt...
揭秘历史的未知篇章:野史趣闻PPT创作指南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个案例被视为“野史”或“非主流历史”,因为它们与传统教科书中的正统叙述有所不同。这些故事...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