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甄宓为什么会写塘上行

甄宓为什么会写塘上行

甄氏著有诗歌《塘上行》一首,属《相和歌·清调曲》。以决绝的笔触抒发了因谗言而与丈夫嫌隙的沉痛,追思昔日欢好。

这是一首抒情诗,女主人公自述受谗遭弃的经历、失欢难寝的愁苦以及重操旧好的愿望。曲题盖指女主人公遭弃后途经塘上见池中荷叶繁茂不胜发而为歌。歌辞率直凄切,以事挟情,以情说理,很能代表弃妇之流的心声,也是汉魏时期妇女位卑言轻、失宠难立的缩影,基本保存了汉乐府“说唱道古、表社会事象”的风貌。

《塘上行》是三国时期魏国甄皇后(有争议)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女主人公以沉痛的笔触自述受谗遭弃的经历、失欢难寝的愁苦以及重操旧好的愿望,抒发了被弃的哀愁与悲痛。诗题盖指女主人公遭弃后途经塘上见池中荷叶繁茂不胜发而为歌。

歌辞率直凄切,以事挟情,以情说理,既能代表古代弃妇之流的心声,也是汉魏时期妇女位卑言轻、失宠难立的缩影,基本保存了汉乐府“说唱道古、表社会事象”的风貌。全诗情意真挚深厚,风韵朴质细腻。

不同于其他闺怨诗的哀愁,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难得的自尊之情,王叡在《炙毂子》中又说名《塘上辛苦行》,评结尾“从君独乐,延年千秋”之语可称绝妙,“于悲恸伤绝中又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

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感慨此诗云:“诗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这首《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最初编入南朝《玉台新咏》、唐《艺文类聚》等诗集,承传于后世,当代《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中国皇后全传》等著作,都录有此诗。

《塘上行》原文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有关作者争议

《塘上行》作者,《文选》李善注《歌录》作甄皇后、魏文帝、魏武帝。而历来主流观点均认为此诗为文昭甄皇后所作。《宋书·乐志》云:“《塘上行》,武帝词(五解)。”从诗文立意、行文风格等方面来看,亦不似魏武帝之作。甄夫人生活于东汉光和六年(183)到曹魏黄初二年(221),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为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生母。曹睿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颇有文辞。

创作背景

《塘上行》是属《相和歌·清调曲》的一种乐府古辞,可配乐演唱。最初编入南朝《玉台新咏》、唐代《艺文类聚》等诗集,承传于后世。这首诗带有文人色彩,可视作古乐府初向文人诗过渡的作品。作者一般认为是三国曹魏文昭甄皇后。

《乐府诗集》卷第三十五《相和歌辞》《清调曲·塘上行》郭茂倩注引《邺都故事》曰:魏文帝甄皇后,中山无极人。袁绍据邺,与中子熙娶后为妻。后太祖破绍,文帝遂以后为夫人。后为郭皇后所谮,文帝赐死后宫,临终作此诗。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全球每日趣闻 太阳女神的荷兰之旅
在一个宁静的洗衣店里,菲姆凯提出了一个问题:“沃泰尔,你难道不读圣书吗?”她的朋友沃泰尔坐在一只空心篓子上,那是用来放内衣的。菲姆凯感到有些不满,因为她认...
6天5次是不是太频繁了 明朝短暂统治探...
明朝短暂统治:探索最短在位帝王的历史足迹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其长达四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君主。然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也有一些...
tvb颁奖 荷兰之子中国神话故事
在洗衣店的篓子上,沃泰尔和菲姆凯就像是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他们谈论着书籍、故事和神话,而当沃泰尔开始讲述一个关于太阳之女露伊莎的故事时,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
长津湖战役 红楼梦中的芳草...
在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中,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这部作品不仅以其深邃的人物性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