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唇亡齿寒的故事典故

唇亡齿寒的故事典故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成语故事典故】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出处】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左传·哀公八年》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相反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成语示列】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医学最权威的网站 轩辕大帝掏出历...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中国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领袖,被尊为“人文初祖”。他不仅是五帝之首,而且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论孟姜女与其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姜女是众多历史人物中的一个,她以其坚韧不拔和爱情忠贞著称。孟姜女缩写100字,即一段简短的文字,能够概括她的一生,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冰山...
拍案惊奇 虚拟现实里的真...
在这个充满科技与魔法的新时代,阿凡提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再需要翻阅古老的手稿或听取传说中的讲述,而是通过现代科技——虚...
李清照野史趣闻 端午的传说龙舟...
一、龙舞风起,传说初见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关于端午节来历的神奇故事。据说,这个节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贬为庶人后,他对国家怀有深厚的情感和忠诚,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