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不讲的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人简述仿佛历史上的智者在悄声耳语
1、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智者是管仲。
2、管仲(大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称敬仲或仲父,字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闻名。他在童年丧父后,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早早承担起生活重担。尽管如此,他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并从军,最终来到齐国,并经过一系列曲折,最终因鲍叔牙的力荐,被任命为齐国上卿,即宰相,在史书中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功绩卓著。
3、作为改革家的管仲,他强调经济建设,对抗空谈主义,并主张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家实力。他的口号是:“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他为“仲父”,授权他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和行政改革,如划分政区、编制军队、设立官吏制度,以及选拔人才等。此外,他还推行了土地按等级征税制度,以禁止贵族对私产的掠夺,还发展了盐铁业和货币流通体系。这一系列改革旨在废除奴隶制,为封建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这些措施使得齐国力量大增,对外也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外交战略,与北方邻国联合抵御山戎南侵,这些策略都取得了成功。
4、管仲之所以能够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与鲍叔牙的大才识和推荐是分不开的。在晚年,管仲曾感激地说:“我与鲍叔牙共商生意,我获利丰厚,而他却认为我不贪婪;我做事失误,他却认为我并不愚蠢;我三次逃离阵地,他却认为我无畏勇敢;我当官遭驱逐,他却认为我有所作为;最后,我助公子纠起兵被囚禁,但仍未改变他的看法……生育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则只有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