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朱门之变太后之死缘何杀戮
朱祁镇夺门之变背后,为什么要杀掉那位深受尊敬的太皇太后?这段历史似乎是子虚乌有,因为夺门之变发生在景泰八年(1457年),而太皇太后的去世则是在正统七年(1442年),相隔长达15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差距,使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中杀害太皇太后的说法显得荒唐无稽,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关公战秦琼”一样,是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而杜撰的。
然而,当时的情形更为复杂。朱祁镇的父亲过世时,他才九岁,宫中有人提议立襄王为帝,这一建议被张氏严厉否决,并召集大臣到乾清宫指出朱祁镇是天子的合适人选。张氏并没有垂帘听政,而是鼓励英宗学习前人的先进经验,并任命了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他。这说明尽管她对儿子英宗不放心,但也并不愿意破坏祖宗制定的制度。
此外,在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的时代,杀害自己的长辈被视作大逆不道,所以这种行为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之后,英宗还给予了她尊贵的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并与仁宗合葬于献陵,与先祖们一起安息。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个关于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恩人——太皇太后的故事,只不过是一种艺术加工,用以吸引观众和强化戏剧效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