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金山梦摸金军种与中国神话故事传说中的黄金奇遇
曹操的金山梦:摸金军种与中国神话故事传说中的黄金奇遇
据说在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筹集军费,便组建了一支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军种,这与今天的黄金部队有些相似。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国家与军阀不可能等同,而矿产资源和古董文物也不能简单比较。
曹操这支部队由摸金校尉负责,他们是持有官方(地方军阀)颁发的盗墓许可证的盗墓头头。历史文献中,如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描述了曹操组织挖掘梁孝王墓的情况,使人觉得他非常下作。不过,后来袁绍兵败,陈琳归附于曹操麾下,尽管对其曾经侮辱自己祖上的行为感到不满,但似乎对于盗墓之事采取了默认态度。
鲁迅也曾提到过:“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但也有观点认为,在那个注重礼义廉耻社会里,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行为。他们认为这种负面评价是因为他的父亲被陶谦的人杀害,他兴师问罪,大举报复,其大军所至烧杀抢夺、盗人坟墓,而他放任此事,并扬言要毁陶谦祖坟,从而被一些人捕风捉影地给予了贬低。
无论如何,“摸金校尉”这个称呼最终变成了指称盗墓贼的一词。在后世,有“摸金派”这一流派,与其他如发丘、搬山、卸岭三门并列。但到了宋元时期,这些流派都已凋零,只剩下“摸金一门”。虽然它们在技术上和行规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依靠星象风水知识定位目标,并且只对大的遗址进行掠夺,对普通平民埋葬的地方则避而远之。这就是《鬼吹灯》中主人公们因怕“鬼吹灯”而紧张反应的情节产生。而这些技艺要求准确定位,而且每次只能拿走少量珍贵物品,以留给同行留口饭吃,同时也是让自己留退路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一套身份认证系统,即佩戴特定的符号才能被视为真正的门人。
总结来说,无论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还是后来的传说,都充分体现出那段乱世英雄人物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的形象,以及他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各种权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