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摸金军掘金之旅与民间传说
曹操的黄金军:掘金与传说之旅
据说在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筹集军费,组建了一支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军种,这些人就像今天的黄金部队一样,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家与军阀不同,矿产资源和古董文物也不能相提并论。
曹操这支部队的主管是摸金校尉,他们持有官方(地方军阀)颁发的盗墓许可证,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位特殊身份的人物。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中曾经这样描述过:“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甚至还说曹操亲自组织和指挥了对梁孝王墓的挖掘,将曹操描绘得十分下作。然而,也有人认为曹操作为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不可能在那个注重礼义廉耻的社会做出如此行为。
他们认为这些负面评价是因为曹嵩被陶谦部将杀害后,曹操报复大举而烧杀抢夺,并且放任盗人坟墓,他扬言毁陶谦祖坟,这些都被捕风捉影地归咎于他。但不论真实情况如何,“摸金校尉”这个称呼在后世逐渐变成了盗墓贼的一个代名词,即便是在宋元时期,那些其他流派如“搬山”、“卸岭”等已经凋零,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校尉与其他流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门规和行事手法:他们更喜欢单打独斗,只在困难时刻才会组成小团体;他们遵守着祖师爷定的规矩,比如鸡鸣不动才能进入墓室点燃油灯或蜡烛,以免触犯鬼神;他们擅长利用星象风水知识,如寻龙诀和分定穴来准确定位墓葬,而只对大的墓葬下手,对普通平头老百姓的坟茔绝不会动犯;每次盗取仅限于几件明器,以留给同行口粮,同时也是给自己留后路的手段。而非正式师徒关系,只需懂行规术语并贯彻执行即可成为其它门人的伙伴。
此外,还有一个叫做发丘派,他们持有一不可替代的小铜印,在盗宝史上晚于摸金派出现。在技术上虽然略逊一筹,但以当铺掌柜或者古董商为形象,与摸金校尉不同的行事风格和门规,让人们对于这两个历史上的盗宝集团充满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