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跳月二年级红色故事对偶中国民间故事
在南京古城的某个角落,有一座名为文德桥的小桥。据说,每当冬月十五,月亮高悬时分,站在这座小桥上望向水面,你会看到映入水中的月影竟然被分成了两半:左边的一半是桥身,一半则是河水。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好奇,这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何会这样分开?
这里有一个关于唐朝大诗人李太白的故事。
传闻,在他到金陵(今南京)游历期间,他曾在一家酒楼旁休息。这天,正值冬月十五,他独自一人坐在酒楼上赏月,同时品着美酒,并吟咏着诗歌。李太白对月亮情有独钟,此刻抬头望去,那洁白如玉的满天星斗,更增添了他的喜悦。他饮得酩酊大醉,却又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到了深夜,醉意朦胧之下,他走出酒楼,来到文德桥。那时候,他看到了河面上的倒映,是那洁白无瑕、滚圆如球的 月亮,它仿佛掉入了波澜壮阔的大江之中。在这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只见河面微微波动,由于江水涌动,那洁净无瑕、光彩夺目的 月亮影子,便随之出现了一些黑色的纹路。这一幕,让李太白误以为是那清新的 月光因而被污染了。他未及脱去靴子,便勇敢地跳下桥去,用双手试图捞起那似乎已经沾上了泥土和尘埃的心灵纯净的事物——即将消失于记忆中的完美 月光。
然而,这一次飞跃却并非成功,而是在振奋人心的一瞬间,将原本完整的地表反射出的理想与希望——那份纯粹与完美,被划成两段。但就在这一刹那之间,也许正是因为那个英雄般、却又带点儿戏谑的情怀,使得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让后世的人们永远铭记着李太白所创造出的传奇和智慧。
今天,我们在文德桥旁边的一个平台上,可以看到“得月台”,据说这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欣赏明镜般璀璨节日佳节时光的地方。此处,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对于过去岁月中那些温馨往事追忆的心灵港湾。而每逢冬季十五夜,当我们站在这里仰望天空,看着那片片由江水构成的地平线,或许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界限的情感交流,与千百年前的人们共享同样的遐想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