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残暴的官员林则徐为何晚年在自然之中改变了对鸦片的看法
林则徐,历史上以禁烟闻名的官员,他晚年却在自然之中改变了对鸦片的看法。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林则徐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他反对的是吸食洋烟而不喜欢土烟。
当时的清朝面临着白银大量外流的问题,而通过允许栽种罂粟、生产制造鸦片,却成功地防止了白银的大量外流。这是因为弛禁后的百余年,中国鸦片之祸并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
直隶总督李鸿章也奏请弛禁,以洋烟的涌入。他认为,“既不能禁英商之不贩洋烟,即不能禁华民之不食洋烟”,因此应“暂弛各省罂粟之禁,而加重洋药之税厘,使外洋烟土既无厚利,自不进口”。他的主张影响很大,以至于弛禁终于被清廷允许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省份开始私自小规模种植罂粟,最终在官方鼓励下,全國各行省都種植起來。尽管清政府对土煙收税,但较低的税率使得农民受益匪浅,他们纷纷改种大煙。一时间,无论是江南北或黄河上下,或长城内外、漠北滇南,都有罂粟花开满目皆是。
到了19世纪80年代,不仅国产煙土已超过進口煙土数量,而且到了20世纪初,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云贵川等地区成为著名的地方,其质量和口味受到好评。
然而,这场风潮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好处,而是一场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