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将孟珙的辱金之耻高弘图
高弘图(1583-1645),山东胶州(今胶县)出身,字研文,一字子犹,号硁斋,以南明重臣著称。高弘图,字子犹,一字研文,号硁斋,是明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生于山东省胶州市,而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进士之位,被授予中书舍人的职务。不幸的是,他的上书触犯了熹宗,被剥夺俸禄两年的官职。
随后,他担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并在天启六年(1626年)因与权臣魏忠贤发生冲突而被罢免官职。在崇祯三年(1630年)的春季,他再次获得复职,并升任左佥都御史。接着,再度升为左都御史,在崇祯五年(1632年)期间,他被改任工部右侍郎。然而,由于他坚决反对宦官专权,这次又遭到了削职罢官。
他的友人赵任是一位当时在崂山华阴拥有别墅名为“皆山楼”的大理寺评事。该别墅建造精美,是一处令人赞叹的地方。当高弘图因为失去官职而游览崂山时,他非常喜欢这座别墅。这正值赵任老迈回归故里胶州的时候,因此将这座别墅赠给了高弘图,并由其更名为“太古堂”。高弘图在此地徜徉于崂山的风景与水景中,对这里的一切记忆深刻。
崇祯十二年的夏天,高弘图与朋友一起,在15天内游览了崂山九个风光旖旎的地方。他撰写了一篇名为《崂山九游记》的文章,其中详细记录了他对这一地区风景、轶闻、掌故等方面的观察和感受。这不仅是对那片土地深情厚谊的描绘,也是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才华和见识的一个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十六年的秋天,当福王李泽宇被拥立成为新主时,高弘图得以复出并补充南京兵部侍郎之职,然后再次升至户部尚书。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不久之后南京也陷落,当福王流亡江南时,高弘图曾经担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获得加封太子太保及太傅之衔。但最终面临国破家亡的情形下,无奈绝食9日,最终逝世于1645年的初冬,其遗作《太古堂集》至今仍传颂不息,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心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