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明代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免费听明朝那些事儿探秘社会大势
陈金,字汝砺,应城人,徙武昌。祖坦,为夔州知府;父琳,为广西佥事。金于成化八年中进士,以婺源知县、南京御史职位展开仕途。
弘治初年,他被派往浙江进行巡按工作,并因灾异劾奏文武大臣十九人,其中包括侍郎丁永中、理卿吴道宏、南宁伯毛文等多人遭罢黜。随后,他转任山西副使,历云南左布政使,在讨伐竹子箐叛苗的过程中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在右副都御史一职上,他负责征讨孟养酋思禄与孟密酋思揲构兵的叛乱。在他的策略下,这场战争得以平息,而他因此获得银币作为奖励。此外,他还成功镇压了贵州境内的米鲁领导的盗匪团伙,并且因为功绩而提升官阶,被召为南京户部右侍郎。
当正德改元时,给事中周玺等人提出了不忠的大臣名单,但由于陈金并未受到牵连。他请求归乡,因为母亲老迈,不被批准后,又被任命为总督两广军务。在这段期间,他坚决反对将两广地区所储备的银子输送到京师,并最终成功保留了二十余万两银子的资金。
然而,在处理藤峡苗族问题时,尽管他设立约束措施,让民众与苗族进行贸易并改变峡谷名称为“永通”,但这些措施最终导致情况恶化,使得苗族更加贪婪和野蛮,最终不得不再次出兵解决问题。这一失策遭到了公众诟病,有人甚至戏谑说:“永通不通,是让江水来葬你,你又是谁?”表达对他的失望和责难。
之后,三年的十月份,他被升迁为南京户部尚书,一年后的冬季,又被召回担任左都御史,但由于母亲去世而返回家乡。一年后,即六年的二月份,当江西出现起义的情况时,再次得到重用,被委以总制军务之职,对付那里的盗匪群体。他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如杀戮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员,同时调动狼土兵至属郡,以增强战斗力,最终成功平定了地方上的叛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