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
他出生于一个庐剧文化浓厚的家庭,从小就被庐剧的旋律深深吸引。在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二胡技艺,进入了安徽省艺术学院学习。三年后,他不仅掌握了庐剧音乐,也学会了作曲。尽管对庐剧情有独钟,但当学校决定撤销庐剧专业时,徐代泉仍然坚持下来,以教师之身为未来可能重兴庐剧艺术种下一颗种子。
然而,这份希望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未能得到实现,直到1993年安徽省艺术学院才重新开设了一班庐剧班。期间,徐代泉虽然没有机会将他的才能完全发挥出来,但他并未放弃。他转而投入到了黄梅戏中,并通过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以及自己记录和记谱的手法,不断学习和进步,最终成为教材中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作为一名戏曲音乐工作者,徐代泉的职业道路充满挑战。他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要保持创作热情。在创作过程中,有时他会陷入长时间的写作状态,一旦作品完成,即使是悲伤的情感也会随着乐章渐渐消散,而在回听那些完美的声音时,他又一次沉醉于那份纯粹的情感体验。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徐代泉致力于教学、创作和研究三个方面。他不仅担任过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还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因其编纂工作获得奖励。此外,他还为60多部教学用劇目配乐,并涉足多个不同的戲曲種類,如黃梅戲、壽春戲等等。
至今,在65岁高龄之际,徐代泉依然活跃在学术界,为中国戏曲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文学创造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