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王不继位成为明朝皇帝答案在于紫禁城的养心殿办公室
今天,各种长度不一的清宫戏更将养心殿的大名推到妇孺皆知的高度,许多游人来到故宫,第一要看金銮殿——太和殿,第二就是要看养心殿的。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雍正搬进这里100多年前,有一个人,他已经将此地作为帝国的中心。而这个人不是皇帝,而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他是第一个在养心殿办公的人。
万历十七年(1589),河北肃宁的一个姓魏的青年告别了妻子、女儿,背上整个家族拼凑的一包散碎银两,向京城走去。他的目的地是紫禁城,此刻他最大的梦想是在那里做一名宦官。一路上他默默祈求上苍保佑梦想成真,因为他已无路可退。
22岁对于宦官来讲实在太老了。但魏某高大俊朗的身材发挥了作用。明人谈迁《枣林杂俎》记载:“客某奇其貌,资值东宫。”这个神秘的中间人在魏忠贤得势后,“避去,其名姓无传焉”。
魏某侥幸入宫后,被主人随便起了个名字——李进忠。他性格豪爽、身材健美,很讨周围人喜欢。但是,为了一切发迹之道,他注定处于最底层,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太监”。
然而,这一切都改变了。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河北肃宁的一个姓魏的小伙子,又一次踏上了通往紫禁城的大道。这次,他命运与之前不同,是因为他站在自己理想之外,却被主人的深情所吸引,那个人,就是小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出生之时,其父王常洛正在遭遇重重困境,但即使如此,这位未来君王依旧展现出了非凡的人格特质:热爱生活、精力充沛,是个心灵手巧的大玩家。在这过程中,与朱由校共度时光的是那个53岁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文盲——魏忠贤。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让我们不得不反问:为什么福王没有继位成为明朝皇帝?答案或许隐藏在那些关于养心殿办公室里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