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时248年
明代山西蒲州(今永济)的范世逵一家,是世以农商为业的蒲州富户。范世逵,字希哲,别号东山,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卒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其曾祖父范斌、祖父范清、父亲范鸾,都是以农商为业。
少年时期的他即展现出了精敏干练和大志远瞩的特质,他不喜短视利益,只愿做大买卖。在明代,当时盐业实行开中制,即政府控制盐的生产和专卖权,并根据边防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召商,这些条件限制了普通盐商获得盐引并在指定地区销售盐的情况。然而,通过深入了解整个行业状况后,范世逵独辟蹊径,将粮食作为与官府交换盐引的手段进行了尝试。他亲赴关陇一带,与当地军政人员建立良好关系,不仅顺利获取了大量粮食,还成功利用这些粮食换取了大量的盐引,从而在河西地区经营起了一笔颇大的生意。
他的经商之道既非寻常,也非奢侈。他对待衣物、器物都保持节俭,对待人也极具同情心。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救助了一位犯法坐监的人,但后来这人再次因贪财而背叛了他。然而,在众人的谴责声中,范世逵仍旧选择宽容地看待这一切,以期待对方能有所醒悟,最终回到正轨。
此刻回望过去,那些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决定,以及那份对人性的信任,都让我们不得不赞叹他的胆识和识人之能。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在竞争激烈且充满风险的情境下,他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力和策略,一路走来,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于一个时代经济活动的一种描述,更是一则关于坚持原则与理念,在复杂环境中求得成功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