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有几次逆转历史的巨轮从收复失地到千古罪人太监封王背后的悲剧与荣耀
中国古代太监中,有一位名叫童贯,他是唯一被封为王的。1125年,71岁的童贯因收复幽燕十六州而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
在宋朝,从立国之初,便通过限制和规定来禁止太监参与政事,并明确了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就会受到严厉惩罚,因此,在有宋一代,没有出现过太监大权独揽的情况。
童贯并非仅仅因为皇帝宠幸而崭露头角,他的一片天空,是他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他首先在攻打青唐时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当时他作为监军随行,与统帅王厚共同率领10万大军,最终成功收复4州,被提升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自此之后,童贯掌握兵权长达20余年,常年镇守西夏边境。在这期间,他不仅维护了北宋边疆,还曾差点将西夏灭掉。后来,当金队围困北宋都城时,童贯控制着西夏土地,为北宋提供了重要防线支持。
童贯平定方腊起义,也是一次显赫的功绩。方腊起义发展到数十万人,更远远超过梁山好汉,那些地方势力被他的农民军所吞没。但只用一年多时间,童贯便平定了这一威胁,被迁为太师,并封楚国公。
然而,就是因为收复幽燕十六州,这位曾经风云人物最终成为千古罪人。当1120年北宋与金签订《海上之盟》后,将原辽国给予的地归还于金,以换取幽燕十六州之地。这份成就让他符合“能复燕山者”条件,而按照遗诏,无论异姓亦可封王。因此,在1122年的胜利之后,71岁高龄的童贯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被授予广阳郡王称号,但这也标志着他的下坡路开始,即便是在短暂的人生巅峰之后,只需一年时间内,一首歌谣便传遍全国:“打了桶(童贬),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然而,不久后,因为新一波金人的南侵,以及对其以往行为指责声浪加剧,加上幼主愤怒的心情变化,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性的结局——尽管最初计划将他调离中央,但在追赶途中,由于急切和恐慌,使得这个原本伟大的政治家只能以命案告结束,其传奇故事至此画上了句号。此刻,我们回望过去,看看那位曾经意气风发,又迅速跌落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感慨生命中的无常和历史对于英雄们命运评判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