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全张孝通冤报之社会正义
在金世宗大定末年,河北武清的一位商贩赵士诠经常往来于山西大同。每次经过阳高东南的白登,他都喜欢借宿张孝通家,并私下里与他的妻子有染。然而,当张孝通发现这一点后,他决定报复。一天,当赵士诠酒醉时,张孝通趁机将他杀害,然后将尸体丢在野外。赵士诠很久没有回乡,其子定国来到白登寻找父亲,但当时已经无法找到。
为了避免被怀疑,张孝通嫁祸给了自己的仇人白忠友,说是白忠友知道赵士诠的去向。赵某于是向官府告状,官府捕捉到了白忠友并逼他招供,最终判处死刑。在章宗明昌初年的朝廷中,由于白家的冤屈,大理寺派出贾守谦调查此案。当贾公到达白登后,他通过暗访和明查得知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曾有一头骡子被张孝通和他的儿子带着赶到一个地方,那里有棵树,他们停下来休息。那头骡子不顾一切地吃草,而它的主人儿子定国竟然用鞭子抽打它。但那头骡子却突然说话说:“你杀了赵客,还敢打我。”这让张父子的脸色瞬间变成了灰色。
第二天,又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汲水饮水给那头骡子的妻马时,那马竟然说:“你杀了人,却要冤枉我们。”这让整个家族都感到恐慌,因为他们意识到事情可能会败露,所以他们决定把那头骡子杀掉以掩盖真相。当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全城的人都谈论起了这一事件,并感叹“天理不能违背”。最终,这个案件揭露出了社会上的正义与不公,在法庭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场冤狱最终被解决,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贵贱富穷,都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