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二年级朗诵红色经典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反复传唱的芙蓉千载吊忠魂

二年级朗诵红色经典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反复传唱的芙蓉千载吊忠魂

在永嘉县的仙居乡,有一处名为南崖的地方,也被称作芙蓉崖。这个名字让人们想起了一段充满悲壮和感人的历史。在《永嘉县志》中记载,芙蓉山的形态如同绛红色的芙蓉花,而宋朝时期,陈虞之率领部队在这里抵抗元军,最终殉难的士兵有八百八人。陈虞之是永嘉县芙蓉村的人,他曾经考取过进士,并担任了广王府记室参军、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他忠心耿耿,但却因为谗言而被贬官回乡。

当他看到国家危机四伏,怀着深沉的情感,一天他与赵氏夫人一起登上了芙蓉崖,远眺云山雾罩,不禁流下千言万语。他吟诵了一首《述怀》诗:“儒冠几扫地,天意竟何如?朝士交游少,山林玩赏多,兴来诗遣送,愁别酒消磨。”这首诗表达了他报效国家无门、才华未被利用的哀叹。

随后,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城,将宋帝赵昰俘虏并继续南下的路途中,当他们到达温州时,与一直抵抗至今的陈虞之和族侄们相遇。尽管众寡悬殊,他们仍然坚守家乡,并最终在绿嶂洋附近与敌军对峙。最后,他们退到了家乡后面的芙蓉崖,这里成为了他们抗击元军斗争的地方。

那年的秋风吹得树叶湿透,只见陈虞之拿出三尺青锋练习剑技,以慷慨激昂的心情吟唱:“柳湿征衫晓出关”,“荒城白剑霜花寒”。他的精神鼓舞着全体战士,让他们以死防御,不断阻挡住敌人的进攻。直到一二七九年三月,他听闻幼主赵童投海自尽的事实,以及自己家族遭受重创后,他决定带领弟子、侄儿和族人跳崖殉国。这次行动中,有七百八十二位勇敢者献出了生命。在今天,这片地方依旧散发着肃穆与敬畏。

至今,在村中的宗祠内,还保留着从元将手中缴获的一块金质“总把”印章,每逢二月初七日,当地老少都会将此印以及陈家的文物摆放在宗祠供人瞻仰,以纪念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而楹联上写道:“河山如许悲观伤心半壁难支内地变胡尘只剩铁血;冠带凛然生气放大胆戈光祖国独臣抗胡”,追忆武汉鼓风潮前夕,为国捐躯英雄人物致以最深悼念。

每逢清明寒食节,当地居民携老扶幼前往岩下寺洞桥边,对那些为国牺牲的人们表示无尽哀思与尊敬。(黄正潞 徐御静)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明朝那些事儿王...
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免费听,你知道吗?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与清朝的藩王制度有着一段曲折复杂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这些深藏历史中的秘密。 公元...
战史风云 南宋和北宋的历...
我怎么知道北宋比南宋强?:从史料看两宋对比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宋和北宋这两个时期被许多人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尽管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
战史风云 历史朝代时间轴...
关于张三丰的神秘身世,历史上的谜团让人难以捉摸。据记载,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在南宋时期,但他去世的确切时间却无人知晓,有说法称他活了100多岁,也有...
战史风云 历史疑问-朱允...
朱允炆与朱棣之争:为什么明成祖未能压制靖难功臣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靖难之役”是由太子朱允炆(即后来的明成祖)与其叔父、燕王朱棣之间的斗争。这个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