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百篇风雅西湖的舟夜相伴
自古以来,游览西湖的风尚便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大快事。有的人尤其热衷于这种生活方式,他们把小船当成家一样,在天光云影、烟柳画桥、藕花菰蒲之间漂泊不息,直到夜幕降临才暂时停留在湖上。
历史记载显示,这种舟宿夜西湖的盛行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南宋时期。夏夜里,小船大舫各自占据着宽广而阴凉的地方,或选择停靠在湖中心,一直待到黎明才返回。这不仅是一种逃避炎热的方式,也是一种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明末清初的文人张岱更是喜欢在月色最深的时候乘坐小画舫,在十里荷花中酣睡。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享受到清新的荷香和悠长的梦境。
有一年五月十四日晚,诗人龚鼎孳与夫人一起乘小画舫游西湖。那晚风景如画:湖风舒缓,月亮明亮,如同洗涤了世界;繁星点点,都被遮盖,只剩下一片碧蓝色的天空。他们游玩归来,没有上岸,而是在船上煮食,用酒共饮至深夜。在寂静中,他们只听得见水波轻拍和远处山色似乎悄然流入杯中,龚鼎孳不禁感慨:“千百年来西湖如此美景,此刻我们独享无余!”
秋夜也是一种特殊的情趣。南宋诗人王洧曾经写道:“塔边分展宿湖船厂,宝鉴开奁水拆毁天。”他描绘了一幅塔旁水面上的宁静景象。而后来的高濂则将秋夜泊船三塔旧址列为“幽赏”之一,因为那里的落雁争栖竞啄声响满耳,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