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舟行西湖亦风雅人文历史小说
自古以来,游历西湖之旅被视为一项难得的快事。那些对自然情趣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们,更是喜欢以船只为家,日夜在湖光山色间徜徉,不知疲倦。他们选择在天气凉爽的季节,或是在月夜中,在荷花盛开时期,享受一种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
历史上,夏夜炎热的小船和大帆船都避开了湖中的狭窄水域,而是各自占据着蒲苔覆盖、柳树繁茂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或留宿湖心,一直到黎明才返回。这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
明末时期的文学家张岱更是喜欢在月色最深、人烟稀少的时候,将小舟停靠于十里荷花之中,然后酣睡于其中。他认为,只有当荷花清香飘来时,才能真正享受到梦境的悠长。
同样是在明末清初,那位著名诗人的龚鼎孳有一次,他和夫人一起乘坐一艘小画舫游览西湖。那晚风和且清新,月亮如洗,大地一片碧绿。他俩游玩归来,却没有上岸,而是在船上煮食菱角芡实,小酌至深夜。此刻四周已无人声,只剩下远处楼台灯火稀落,他们环顾四周,那安静得让人屏息,其间只有山峦上的翠绿随波逐流,如同滴入杯底,让诗人不禁感慨:“千百年来的西湖景致,这一次我们独自一人全部领略到了!”
秋天也是一年四季中的一种特殊体验。在南宋时代的一个诗篇《三潭印月》中,有这样一句:“塔边分展宿湖船厂。”这里描绘了一幅图景:夕阳沉海,小舟泊于塔前;而“宝鉴开奁水拆毁天”则形容那艘小船轻巧地划破波纹,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优雅。而“横笛叫云何处起”则传递出一种悠扬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波心尺觉老龙眠”则说明了这场面如此宁静,以至于连老龙(可能指鱼类)也能安然入睡。
后来,在明代高濂笔下的深秋之夜,也成为了人们特别关注的一种幽赏活动。他提到,可以独坐在小舟中,与三座古塔相伴,同时聆听落雁争栖竞啄的声音,这些声音充满了节奏感,使整个氛围变得更加迷幻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