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西湖烟水飘酒香传统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探秘
我记得历史上,杭州的酿酒业曾经繁荣一时,这与西湖的水质优良是分不开的。西湖自从中唐被开发后,其名声日渐响亮,但当时她主要的价值并不在于观光游览,而是与国家大计民生相关。除了灌溉和饮用,西湖水还用于酿酒,如白居易在《杭州春望》诗中提到的“表旗沽酒趁梨花”。这种名为“趁梨春”的酒,是因为在每年梨花盛开之际才酿制而成。
北宋时期,酒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在熙宁十年(1077年),杭州的岁收酒税仅次于京城开封和成都府,在全国排名第三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西湖这片好水。尤其是在苏东坡任职期间,他对西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护它。他在《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中说,天下没有超过杭州的酒税。而制作这些美味佳肴所需的大量清澈水源,全凭依赖于这片神奇的地球——西湖。如果这个地方变得淤泥满目,不再有足够清澈的泉水,那么人们不得不劳动挖掘山上的泉水,只为了供给这些生产过程中的巨大的劳动力需求。这就足以说明了那时候,对于经济效益极佳、影响深远的小镇来说,有着多么不可或缺的地理优势。
南宋建都至杭州市之后,人们对于饮用的需求更高。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要想富贵,就赶紧到行在(指京城即浙江省)去卖些醋和酒。”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一个酿造中心,即便朝廷也会取用这里的一滴清泉来制造自己的美味佳肴。而今,在洪春桥附近,那座金沙涧旁边曾经设立过专门为皇家准备调配饮品的地方,现在已经演变成了那个著名景点——曲院风荷。
然而,当一切达到顶峰的时候,一种反向变化悄然发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这个城市里,其中包括官员、商贾、士人等,这个原本宁静的小镇很快变得喧嚣起来。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由于不断地污染和破坏,最终导致了环境恶化,使得原本可以酿造出世界级美食的地方变得无法再使用,以至于这座一度繁华如同一代之梦幻般繁华的小镇,它们那些古老而伟大的酿造技艺,再也无法重现。我仍旧怀念那种年代,那里的香气空气充满了生命力的气息,每一次踏入那些幽深迷人的小径,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纯粹与自由。但现在,我只能回忆起那些往昔逝去的事情,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