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西湖烟水飘酒香人物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
我记得历史上,杭州的酿酒业曾经繁荣一时,这与西湖的水质优良是分不开的。西湖自从中唐被开发后,其名声日渐响亮,但当时她主要的“价值”并不在于观赏游玩,而是与国家大事民生相关,西湖水除了灌溉和饮用,还用于酿酒,如白居易在《杭州春望》诗中提到:“沽酒趁梨花”,正是在每年春天梨花盛开时酿造的杭产名酒,因为是在每年春天梨花盛开时酿制,所以有此佳名。
北宋时期,酒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源之一。在熙宁十年的时间里,杭州岁收的酒税仅次于京城开封和成都府,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其中西湖一湖清澈见底功不可没。尤其是在苏东坡任职期间,他对西湖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并付诸实践。他在著名的《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中说,当时世界上没有比杭州更高昂的酒税。而为了酿造这美味之物,全凭依赖西湖供给。倘若 湖水淤浅、水不满足需求,就不得不劳动人力取山泉,只为这项劳动就耗费巨资。这就可以看出,当时西湖清澈之水对经济效益如何极大地支持了那时代风靡一 时的地面下浓郁香气。
南宋建都之后,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加,更需要大量食材来维持生活。当时候流传的一句谚语表达了这一点:“要得富,要赶着行在(京城)卖酒醋。”那时候,大量的人口聚集到了这个地区,使得人们竞相生产各种商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本地产出的美味葡萄 酒,最终使得这种行业迅速兴旺起来,以至于连朝廷也将皇家专用的洒坊设立在这里,那个地方现在称作金沙涧旁,它后来演变成了今日所见到的“曲院风荷”,成为著名景区之一。
然而,不管怎样,一切都会走向反面。一旦达到顶峰,便无法避免衰退。在那个年代里,由于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皇室权贵豪富僧侣等各色人物争夺沿岸土地建立宫殿别墅、酒店寺庙等建筑物,使得原本清新的环境变得污染严重,最终导致不了再用来酿造高品质葡萄酒!曾经一度成为全国知名的一个重要商贸中心——一个代代相传的小镇,其特有的文化与艺术活动逐渐失去了往日光芒,再也未能重现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