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治国有方他仿佛唐朝服饰中隐现的智慧与权谋杀掉三个儿子又是出于对帝位安全的深切担忧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唐朝的繁荣昌盛达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然而,他在位期间犯下了一个震惊后人的错误——亲手杀死三个儿子。那么,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事情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一年唐玄宗做出了废太子、赐死三子的决定。这三个被杀掉的儿子分别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那么为什么唐玄宗会一举将三个儿子除掉?
根据历史记载,这起事件与武惠妃有关。她出身显赫,是武则天的姑奶奶,在宫中深得唐玄宗宠爱,并生下三子三女。由于唐玄宗独宠武惠妃,他曾经对其他贵妃失去兴趣,而这些贵妃的儿子就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这三个人因为母亲失宠而经常聚集抱怨母家冷淡。
武惠妃得知此事后既愤怒又忧虑,如果太子的儿立,她自己的日程将不会好过,因此她想找机会除掉这三个孩子,同时让自己的长男寿王李瑁成为新任太子。在朝中,有两个支持她的势力:宰相李林甫和驸马杨洄。
到开元二十四年,当时张九龄贬居外地,没有人支持太子的立场,此时武惠妃开始行动。驸马杨洄向皇帝报告说:“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与薛锈私通异谋。”由于这些谣言,一直对这几个人的态度有所保留的皇上终于下定决心,将他们废为庶人并赐死。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三位皇孙是冤枉之辈,被称为“三庶人”。但是自始至终,似乎都没有引起帝王悔恨的心情。当他病逝后,其孙代宗才正式平反,将他们恢复原来的爵位,即给予了正名,但那已经是冤死25年的悲剧。此刻,我们不得不再次感慨,那些无辜生命的命运,以及那些权力的残酷游戏。而最终,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以其死亡来收场,无疑是一个深刻的人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