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的黄梅秘曲徐志远的歌词探秘
在闭塞的山区长大,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徐志远却早早地发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他自学各种乐器,如二胡、口琴、笛子,不仅技术上有所造诣,还尝试作曲。21岁时,他已经能独立完成小戏的作曲、配器和指挥,这让他获得了不少演员们的认可。
1981年,徐志远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这里他的老师包括何占豪、刘如曾等知名教授。在这里,他深刻感受到了学习氛围良好的重要性,并为将来贡献中国音乐而感到责任重大。毕业后,尽管有留校机会,但徐志远选择回到岳西继续追求自己的专业方向——黄梅戏作曲。
1991年,他参与创作了一部重要作品——《红楼梦》,在这部剧中,徐志远努力融合时代感与传统元素,让宝玉的心理活动层层展开。这一创意不仅获得了高评价,也使他赢得了“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随后,他又推出了《秋千架》,这部作品更是将其他音乐元素巧妙融入黄梅戏之中,为当代戏曲注入娱乐和喜剧性的新鲜血液。
除了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外,徐志远还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他发表过多篇论文和编著,其中包括《黄梅戏通论》的音乐章节、《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的贡献》、《黄梅戲角色的音色造型》等。此外,他还担任《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责任编辑及岳西高腔分支主编。
他的主要作品涵盖舞台剧、影片、电视剧以及儿童剧等多个领域,如《红楼梦》、《秋千架》、《风雨丽人行》、《孔雀东南飞》等。这些作品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荣获了一系列奖项,比如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总局华表奖等。此外,他也曾获得安徽省社科成果论文奖,是一次次创新与突破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