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雁丘词郑玉的悠闲之作12981358
在元朝的一个遥远时期,郑玉(1298~1358)这位字子美的才子,以其敏锐的智慧和对学问的热爱,在徽州歙县郑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出生于元成宗大德二年的他,一直保持着一种追求知识、享受生活的态度。
作为一个以“师山先生”著称的人物,郑玉不仅博通六经,还精通春秋,他曾是乡里的一名教授,门人众多。他创办了一所书院,即师山书院,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他的学问。在东南神山——覆船山上,他隐居十几年,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许多文章和诗歌。
至正时期,当他被征召为翰林待制并担任奏议大夫时,尽管有诸多荣誉,但他选择辞官回家继续他的著述工作。他对文艺有着极高要求,不愿意参与世俗的事务,因此被誉为与虞世明、揭泗等人的水平相媲美。
然而,在明朝初年,当明军来到徽州要请他协助守城时,郑玉却选择自缢而死。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如《师山集》八卷和遗文五卷,还有周易纂注、春秋经传阙疑等重要文献。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才华和坚持原则精神。
在同郡程以文看重他的学识,并且认为他能独立形成自己的学派。即使面对外界的大事小情,也从未改变过他的原则,所以人们尊敬地称呼他为“卓然能自为一家言”的人物。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 Zheng Yu 的幽默风格,以及他对于生命中某些事情态度上的淡定与幽默。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 Zheng Yu 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生活,同时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