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篇为何禁播秦德公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
秦德公:迁都雍城,开创伏日祭祀制度
秦德公,嬴姓赵氏,是秦宪公的儿子,其母名鲁姬子。秦宪公有三子,与鲁姬子生长子秦武公、次子秦德公,以及其他姬妾生的少子秦出子。据记载,在秦宪公共元年(前704年),他去世后,由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太子的身份拥立了小儿子的 Qin Xu 为君。但在 Qin Xu 统治六年(前698年)被暗杀后,他的弟弟 Qin Wu 被重新拥立为君。
当时群臣并未将位传给他的儿子,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继承人,即之前被废黜的 Qin De 公。在这之后不久,于梁芮朝贡之际, Qin De 公开始居住于雍城,并举行了一系列庆典活动,以确保其家谱能东至黄河饮马。此外,他还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命令修建专门用于祭祀这些天气的小屋。这一做法最终导致了“伏天”这一说法的出现,因为人们开始避免在这个时候进行劳动以避免热病。
然而,在他的统治期间,又有另一件重要的事发生——他命令杀死狗,将它们肢解悬挂在城市四个角落,以驱邪气和恶灵。同样是在此年的末尾,他也离开了人世,这使得他的王国陷入混乱,但同时也留下了一段深刻而神秘的历史足迹。
尽管如此,作为历史上的一个角色来说,Qin De 公仍然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他不仅成功地引导着国家发展,还对后来的历法和民间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让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存在的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