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元杂剧四大家的是陈友定1368
陈友定——元末忠义将领,人物生平
至正中年间(1354年左右),汀州府判蔡公安到清流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募前往。蔡公安与他交谈之后,对他另眼相待,命他负责所招募的民兵,任命他为黄土砦巡检。因讨平诸山寨之功,陈友定升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遣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并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用计破敌,将红巾军军营大败,使邓克明狼狈逃窜。陳友定率軍乘勝追擊至寧化。翌年,他被授予汀州路總管一職,並領兵抵抗紅巾軍。在黃土寨發生激戰中,他以勇不可挫之姿擊敗了邓克明軍,並俘虏了其部將邓益,因此被提升為福建行省參政。
同年十一月,陳友谅派兵進犯杉關,但遭到陳友定的堅強抵抗,被迫退去。此後,以防備再次來犯,加緊修築崆峯岭關寨及南北寨的工事。
至正二十年的夏季,大義帝殺死天完皇帝徐寿辉自立稱帝國號漢取大義為歲號。他命大將邓克明再次率領軍隊攻打汀州等地。一路上攻城略地,一舉進犯永豐、寧都、石城、寧化等縣,一連串的城市落入他的手中,又經過順昌攻建寧。不久,大將完者帖木兒急檄求救於陳友定,他率數十騎突入敵陣放火烧敌营,再次收復建陽崇安浦城等縣。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勢力的擴張,他逐漸控制了全福建地區並有統治全境的一時野心。他威迫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華,上奏稱功第一,被提升為參知政事,不久又獲封延平分省之主,是此時期最具權力的人物之一。
然而,這位農家子弟出身且目不識丁的將領,其統治方式卻是獨斷專行,在幕下留下的文人學者如闽县郑定庐州王翰等人。但是對於違令者的處罰則極端嚴厲,即使是守将罗良也因指責而遭斬首,而那些拒絕服從他的官員也不免遇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区成为朱元璋对抗其他势力的战场之一。当朱元璋在浙西建立吴国后,他们之间关系紧张起来,最终爆发冲突。在战斗中 陈氏家族成员以及他们的一些支持者陆续投降或被击败,最终导致他们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和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