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理事会世界文化名人岂不知楼钥的诗文全集之美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
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樓治皆以荫入仕。他还曾任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大理寺卿兼翰林侍讲、中书令兼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在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朝,他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他的诗文作品丰富多彩,如《北行日录》、《小酌元卫弟听雨》、《送赵清臣宰姚江》、《冷然·清圆·谁弹·向屋山·何言》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与担当。
在文学创作方面,楼钥不仅擅长诗词,还善于用笔勾勒风物,如《小阁临流暑气清》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而在抒情方面,他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如《送石应之司户归剡以室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他的一些作品还表现出了他的哲学思考,比如《论诗才了便谈禅》,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之见解,并且通过禅宗思想来体现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和文学家, 楼钥留给我们的是一系列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一个回顾,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激励后人的不断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