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为什么被叫做作弊高手
据《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科考,考官安排温庭筠坐在帘试,由考官直接监视。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考官事后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温庭筠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经顺利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
“枪替”技艺可谓出神入化,但他也因为“替考”再次名落孙山。
代替别人考试的古代称之为假手,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可谓明星荟萃,高手如云。然而,要评出历史上的第一,估计要从个人才学、替考技巧、替考业绩、知名度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而晚唐的大诗人温庭筠在这些方面的条件无人与之匹敌,第一非他莫属。
不是任何人都能当,如果不是身怀绝技,坚决不要干这一行,因为验收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是别人的考试成绩,自己没有真功夫,是难以胜任这一职业的。
温庭筠能入《唐才子传》,可见其份量十足。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可见其作文功底相当深厚。
古代界有一潜规则,当一次要收一定的费用。但温庭筠当完全出于自愿,谈钱太俗,从不收费,可见其境界非同寻常。有求必应,是他当的原则,有难必帮,是他当的个性,他“救救人”的雅号似乎证明,他的确是圈的“高大上”。
温庭筠从40岁到55岁的十五年间,数次参加应举考试,屡败不中,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并对考试的潜规则熟记在心,具备应对考场复杂形势的能力。
唐代的科举考试是相当严格的,考生进入考场时,不但要搜身,坐席之间还要设置隔离物,传卷子是很难做到的。在这种复杂的考情之下,温庭筠如何在替考中大显身手,是一件难以想像的事儿。然而,人家做到了,并且做得很不错。
最令后人佩服的是大中九年,即公元855年的那一次科考。当时,北山侍郎沈詢担任主考,为了防止作弊事件的再次发生,他把防范的重点锁定在温庭筠身上,因为从历年的考场违纪记录看,温庭筠就是有名的当,只要这个人管好了,其他人估计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于是,沈詢特意在面前为温庭筠专设一考生席,并与周围的考生隔出一段距离,发誓要盯死看牢这个不守纪律的考生。
第二天开考了,考场似乎没有什么异样,温庭筠感到身体不舒服,就提前交了卷子,沈詢一看,人家仍然交出了千字的文章。可令沈詢想不到的是,温庭筠在考场外悄悄告诉别人说,这次考试我救了八个人。
一次考试,替考了八人,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其考试现场的技巧令人叫绝。
据史载,宣宗大中九年的这次试宏词举人是出过大事儿的,考试的题目严重漏泄,温庭筠是不是搞到了原题,不得而知,不过这次事件为御史台所劾后,一批与考试有关的人员得到了严肃的处理,侍郎裴谂改国子祭酒,郎中周敬复罚两月俸料,考试官刑部郎中唐枝出为处州刺史,监察御史冯颛则被罚一个月的俸料。
这一次考试,温庭筠再次名落孙山,他没有太在意,也没有怨恨自己,因为有多少次落选,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知道,自己除了长得丑,别人看不起,没有钱,无法拿钱把考官砸晕,还没有靠山,没有人向考官打招呼讲人情,并且本人考试记录还差,这在唐代想中举是一件很难的事。
很多后人推测,温庭筠为什么对当乐此不疲?一些人说他讲义气、乐助人,一些人说他为了在众人面前显摆才学,其实这些都只能算是对表面现象的认识。
其深层原因应该是,屡试不中的经历让温庭筠知道了科举考试的黑幕,滋生了对科举考试的判逆心态,他要通过当搅乱考场这些惊人举动,来实现唯一的意图:鄙视万恶的科举考试制度。
当然,温庭筠这种无言宣战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他不但屡试不中,而且还落了个品行坏的骂名;他虽然有让唐宣宗李忱佩服的才学,但一生中只担任了县尉、国子助教这样不起眼的小官。
然而,仕途的多舛,生活的坎坷,始终没有压制住温庭筠满腹的才华,他诗词兼工,辞藻华丽,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称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这是当时温庭筠的好友、官居中书舍人的纪唐夫送给他的诗句,温庭筠一生的坎坷命运由此可见一斑。他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
虽然当时权贵,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然而,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