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施琅为什么被封为靖海侯

施琅为什么被封为靖海侯

施琅是清朝初年的重要将领,字尊侯,号琢公,上疏吁请清廷在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守卫。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施琅在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亲自挑选工匠和船,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在进攻路线的选择上,施琅根据风向和敌方防御情况的情报,决定清军船队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启航,乘六月的西南季风向东穿越海峡,首先夺取地处澎湖主岛以南、郑军防守薄弱的八罩岛。

这样就可获得船队的锚泊地和进攻出发地,占据上风上流的有利位置向澎湖发起攻击。攻下澎湖,扼敌咽喉,然后兵锋直指,可顺利实施“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

六月十六日,清军舰队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初战失利。施琅很快吸取教训,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了周密筹划和部署。施琅将清军分为四部分:施琅亲率56只大型战船组成的主攻部队,正面进攻郑军主阵地娘妈宫;

总兵陈蟒等率领由50只战船组成的东线攻击部队,从澎湖港口东侧突入鸡笼屿,作为奇兵,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总兵董义等统率另50只战船组成的西线攻击部队,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动登陆,牵制西面的郑军;其余80只战船作为预备队,随主攻部队跟进。

十八日,施琅先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二十二日早七时,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总攻。

经过9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共毙伤郑军官兵1.2万人,俘获5000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往。此役清军阵亡329人,负伤1800余人。

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地说:“现在人心风声鹤唳,继续守卫恐怕右边啊;士卒满目疮痍,再战下去恐怕难以取胜。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主动前去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郑氏收复是为国为民尽职的举动,对郑成功毫无怨仇。祭祀完成之后,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

郑氏官兵和百姓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

当时,清廷内部对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野史记载的真实...
沉默的大多数:揭秘那些被遗忘的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虽然并不出现在正统的教科书或官方记载中,但它们却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些野史记载的真实历史故事,往...
战史风云 历史传奇-刘邦...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因为建立汉朝而被后人称道,还因为其野史中的许多传奇故事。《刘邦的野史》讲述了他的一生,其中包括与项...
战史风云 从龙宫到荒漠1...
从龙宫到荒漠:100个经典中国神话故事的奇幻旅程 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大地上充满了各种神秘和传奇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称为“经典中国神话”,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
战史风云 古老传说星辰下...
一、星辰之谜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小村庄,村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神话的世界里。他们相信,每个夜晚,天空中的星辰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使命。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的小...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