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千年奇冤孙悟空偷蟠桃竟是为了唐僧

千年奇冤孙悟空偷蟠桃竟是为了唐僧

孙悟空可说是中国神话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任何形象都不是凭空意想出来的,那么孙悟空的起源是什么呢?我们试着分析下:

一.我们知道孙悟空是石头里跳出来的,所谓“父天母地”。这个形象与《淮南子》所记夏启之诞生于灵石是何等的相似?

二.“形若猿猴”的外貌,如“无支祁”。无支祁是唐代李公佐《古岳读经》中所写的淮河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自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与孙悟空的确不无相似之点。;

三就是“铜头铁额”的特征,这个可能是受到了与黄帝争位的蚩尤及其众兄弟的传说的影响; 四.孙悟空“与帝争位”,号称“齐天大圣”的战斗精神,不由得不让人想到与帝抗争的刑天。

也有人提出孙悟空的形象是受印度神话的影响,比如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所写的猴子国的神猴哈奴曼,他的神通也是大得惊人。能在空中飞行,能把喜玛拉雅山拔起背着走,还曾经被吞入一个老母怪的腹中,在里面伸缩变化后又从老魔的耳朵里钻出来。

这些争论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们不是专业人士。论证这些只不过好玩罢了。让我们看看流传于宋朝的话本小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怎么描述孙行者的原型的:

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道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法师云:“你如何得知?”秀才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弥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当便改呼为猴行者。

这里还不叫孙悟空,而且他的形象还是个白衣秀才。不过后来的《西游记》已经很明显的在仿照他写做了。我们接着看:

行者神通,偕入大梵天王宫,法师讲经已,得赐“隐形帽一顶,金镮锡杖一条,钵盂一只,三件齐全”,复反下界,经香林寺,履大蛇岭九龙池诸危地,俱以行者法力,安稳进行;又得深沙神身化金桥,渡越大水,出鬼子母国女人国而达王母池处。(中国小说史略)

可见孙悟空的本事已经很大了,有趣的是,《西游记》里写孙悟空偷蟠桃是主动的,而在这本小说了却是唐僧想吃:

法师曰:“愿今日蟠桃结实,可偷三五个吃。”(孙悟空却不敢去)猴行者曰:“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八仙过海中的八...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张果老。每位八仙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铁拐李以铁拐为足,代表金...
战史风云 传统故事-古老...
古老的神话与民间传说:探索文化根源 在遥远的过去,人们通过口头叙述来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事件、自然现象以及超自然力量。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娱乐或教育工具,更是人...
战史风云 探寻古城墙的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城墙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留下深刻印记的地方,它们见证了战争、和平、起伏与繁荣。这些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设施,更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
战史风云 我的风流岁月回...
在我生命的某个转角,我遇见了“风流岁月”,那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它就像一杯温暖的葡萄酒,让人在寒冷的夜晚里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记得那些...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