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115 匈奴人称汉帝中国神话故事长篇中又一段佳话匈奴人为何称汉帝
在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王,与同年李雄称王的成都相呼应。自西汉末期起,一部分匈奴人散居北方,他们与汉族融合,接受了汉文化。刘渊父刘豹曾是曹操统一北方时分给五个部落的部帅之一。刘渊继承父亲职位,在晋朝军中任将军,专管五部匈奴兵。
八王之乱爆发后,某老年贵族提议:既然匈奴与汉朝有兄弟关系,现在是恢复地位良机。他主张推举能干者刘渊为单于,这议案得到了支持。然而,当使者邀请他回国时,他借故葬父才离开,但未获司马颖允许。
304年,刘渊被拥立为大单于,并率领五万兵马南下助战晋军。在有人质疑他不灭晋而助其时,他解释说:“要灭亡一个国家,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而且百姓心向哪边?我们上代跟随过汉朝,我们用继承名义,或许能得到民心。”
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并迁都平阳。但两次攻洛阳均受挫。此时八王混战继续,最终东海王司马越成为最后一位反叛者。公元311年,洛阳城陷,被俘的晋怀帝遭杀害。这段历史见证了西晋衰败和十六国割据时代的开端,其中包括由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小政权,如李雄、石勒等人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