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与大理寺少卿公孙衍的帝影之下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屹立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不仅掌握着无上的权力,更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核心。他们在日常交流中被尊称为“陛下”、“圣上”、“万岁”,而私下则被敬仰为“圣人”、“大家”、“官家”等高贵之名。
唐朝贞观年间,当太宗李世民倡导人才选拔时,一场大规模的人才推荐活动掀起了全国性的热潮。然而,不少人企图乘机捞取好处,其中有人竟然出卖自己虚报资历。这一行为引起了太宗的极度愤怒,他下令凡是不敢承认谎报的人,即使查实,也将处以极刑。
随后,有一个胆大的谎报者未能及时自首,最终落入法网。他被交由大理寺处理,大理寺依据法律严格执行,将其判决流放。这一决定触动了太宗的心,他召见当时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对他说:“我曾经下的诏书明确指出,不自首者死,这位犯人的判决是否意味着我对天下的信誉打破?”
戴胄深知法律是国家信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回应道:“陛下所作出的决定原本基于短暂的情绪波动,但最终选择遵循法律程序,是一种忍耐小愤怒而保持大信用的体现。我认为这正是您的英明之举。”
听闻戴胄的话,太宗感激地表示:“你能够纠正我的错误,我非常感激。” 最终,在戴胄的劝导下,李世民改变初衷,并接受了大理寺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