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唐朝最后太监大佬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唐朝最后太监大佬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核心提示:天亮后,满朝的文武大臣发现自己的皇帝被劫持了,一个个都破口痛骂田令孜巨阉奸贼弄权玩主、祸国殃民,恨不能将其铄金销骨。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11年第1期,作者:宗承灏,原题:《大唐帝国的最后一个太监大佬》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

唐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他的肉身就化为飘荡在历史记忆中的一绺幽魂,而载着他灵柩的丧车是伴着众人的哭泣一路到皇陵。唐懿宗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不久,皇太子李儇继统,是为唐僖宗。

十二岁的少年皇帝成为老大帝国的新主人,他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拥立自己的宦官为公爵。其中一名宦官便是帝国最后一个太监大佬田令孜。

“迷龙术”第一传人

从李隆基设置九节度使开始,唐朝就开始让阉人取代御史台[注: 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Www.lsQN.cn秦及西汉御史属御史大夫府。御史大夫佐丞相理国政,兼管监察。下有两丞,其一为御史中丞,又称中执法,具体掌握监察权力。]的大臣,出任监军使。长期以来,宦官们已经在内廷构建起一个充满怪异气味的王国,他们在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里靠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在宫闱深处游走。唐文宗时期的当权宦官仇士良在晚年向太监们传授秘诀时说:“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读书亲近儒臣。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新唐书·仇士良传》),也就是告诫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侍候皇上的办法就是不能让他一刻闲着,要让他追求吃喝玩乐,不要给他读书问政的时间。皇上不管事,凡事就全得靠太监,这样,宠信和权柄就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有人将仇士良这一套经验称之为“迷龙术”。可见随着年代推移,宦官们的心机越来越深。而仇士良那一套免费教材——“迷龙术”也因此成为宦官职场创业的必修科目。

田令孜完全继承了仇士良的衣钵,并将迷龙之术发扬光大,运用到极致。

田令孜,四川人,本姓陈,原名已佚。唐懿宗时,他跟随义父田某进入内侍省当了宦官,这是一个有知识有脑子的宦官,当然还有很深的家族背景。年纪大的阉人收养年幼的阉人为子息,构建起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

在唐僖宗李儇还是晋王时,田令孜就开始押宝,将其当作一个潜力股在手里捂着不放,对李儇饥则调羹进食,寒则举裘加衣,日则形影不离,夜则鼻息相闻。时间久了,晋王已经离不开这个善解人意、知冷知暖的宦官了,真是比亲爹

[1] [2]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黄巾起义背景下...
在东汉末年,国势衰败,社会动荡。黄巾之乱爆发后,民心浮动,士兵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才华横溢、策略高明的谋士郭嘉应运而生,他以智慧和勇敢赢得了刘备...
战史风云 明朱常洛逝世后...
在明朝末年,朱姓皇族为了逃避农民起义军的追杀,纷纷改姓并四散逃亡。据说,一些从东门逃出的朱氏后裔到了山东省海阳县一个叫做东记疃(现称为东村)的村落定居,而...
战史风云 读懂历史领悟智...
公孙衍:三国时期的智者与谋士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们不仅能够指挥大军,还能够出谋划策,影响国家的大政。三国时期便是这样一个充满了...
战史风云 隐秘篇章野史记...
隐秘篇章:野史记的缝隙与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被刻意掩盖或曲解,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历史叙述——野史记。它以对传统史学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形式出现,揭示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