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民间故事解锁巴比伦神话的奥秘
110个民间故事解锁巴比伦神话的奥秘
在苏美尔—阿卡德文化的丰富遗产中,神话传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两河流域国家的统一,宗教信仰也逐步趋同。在阿卡德王国时期,天神安启(Enki)改称安努(Anu),都姆兹(Utu)改称坦姆兹(Ninurta)。巴比伦王国时期,宗教表现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天神安努、地神埃阿(Ea)、大气神恩里尔(Enlil)等仍为主神。此外,还有月神辛(Nanna)、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农 神坦姆兹与伊什塔尔(Ishtar)的组合,被称为安努那基。
由于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巴比伦城成为首都,为表现王国统一,这时出现了许多颂扬保护者玛尔都克以及反映帝王业绩的颂歌,如《埃努玛·埃立什》(又称《咏世界创造》)和《咏吉尔伽美什》。著名史诗《咏吉尔伽美什》,汇集了苏美尔民族的创世思想,以地女艾娃之子、主宰者玛拉克特的事迹为核心。这部诗约有一千行,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十五至十四世纪后,由学者从七块泥板中考据整理而出,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创世及人类起源的问题之一。
根据古代传说,在世界最初是混沌无形,只有汪洋海涛,其中提亚玛特代表阴性力量,而阿普苏则象征阳性力量,他们交融生出了初级生命体。在后续争斗中,众天界被迫杀死阿普苏,并由此产生了第一批真正的人类——由提亚玛特下半身制成的地面,以及她的上半身变成了天空。这样,宇宙开始展现出明显的结构和秩序。
另一部杰出的作品,《咏吉尔伽美什》,是人类现存最古老的史诗,它以楔形文字记载于十二块泥板上,大致包含3000行左右,是古代文学上的高峰。这部史诗讲述了一位名叫吉尔伽美什的大英雄,他是乌鲁克城邦中的君主,但同时也是三分之二是神性,一分之一是人类。他英勇无畏,却不乖巧,最终与恩启都相遇,并结为了兄弟们。
在这段经历之后,他们共同消灭了雪杉森林中的魔怪洪巴巴,并救出了被囚禁的地女伊斯塔。但当他们拒绝女仙求爱并打败她派来的巨牛时,她报复他们,使得恩启都病逝。而吉尔伽美什悲痛欲绝,他决定寻找先祖,以希望找到长生不老之药。他历经艰险,最终获得先祖授予他长生不老草,但是因小心大意,将其放在清泉边洗澡,不幸让蛇吞食掉,从此蛇能脱皮永葆青春,而人却无法长生。最后,他明白万物皆有起伏,无论英雄亦非例外,其命运已定,因此返回乌鲁克继续他的生活。
这些故事深刻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死亡及其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力量与人的关系理解。这些建构起来的一系列叙事,将民间故事编织进更宏大的宇宙观念中,让我们窥见到远古文明的心灵追求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