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笑星四大逗比的朝代趣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君王身边不乏一些搞笑的高手,他们利用吟诗作对、模仿秀等多种方式向君王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搞笑程度或许比不上现在的笑星,但是他们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搞笑”风格。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四大逗比是怎样在不同的朝代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东方朔:相声界的祖师爷
西汉时期,有人称得上是相声艺术的大师,那就是东方朔。他学识渊博,谈吐幽默,是当时最有名的一位搞笑高手。据说马三立年轻时还给他的塑像磕过头,这可见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有多么崇高。
一个关于东方朔和汉武帝的小故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那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他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当时就顺口说了一棵树叫“善哉”。两年后,他再次经过那棵树,依旧称之为“善哉”,而不是改变名称。这一回合子竟然被汉武帝发现并记住了,因此当第二次听到“善哉”这个名字的时候,不由得哈哈大笑。
优孟:模仿秀不输小沈阳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叫优孟的人,他以其卓越的化妆和模仿技艺,在宫廷中广受欢迎。他可以通过模仿来表演滑稽戏,无论是在今日还是古时候,都能引起人们无限共鸣。
有一段传说中的故事,说的是楚庄王死后,他的相国孙叔敖去世,而他的儿子贫困到卖柴为生。当孙叔敖去世后,其子又因贫卖火柴。在一次偶然的情境中,楚庄王听闻此事,对其表示同情,并因此加封其官职。这一举动显示出古人的宽容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优孟这种幽默风格如何能够赢得主人的喜爱。
其他两个逗比分别是唐朝时期的人物李白和宋朝时期的人物苏轼,他们虽然主要以文学著称,但也有着惊人的幽默感。李白曾经因为酒醉而误入皇宫,被押送到监狱,却用诗词将自己救出来;苏轼则以其机智聪明,在政治斗争中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即使遭遇连续不断的问题,也从未失去自我冷静和幽默感。
这些古代逗比们虽已远离我们,但他们留下的幽默足迹仍让我们今天也感到温暖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