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中有哪些著名的吝啬鬼他们在生活中的趣事又是怎样的未解之谜
古代吝啬之风,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清代江宁巡抚汤斌,以其清苦的生活著称,一日查账发现家中有一只鸡蛋,不禁大怒,追问儿子:“你为何在苏州购买如此昂贵的鸡蛋?回老家去吧!”他的吝啬甚至影响到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唐代荆州长史夏侯处信素以其节俭闻名,有一次准备客饭,他告诉仆人:“两个人,只需两升面。”然而,当客人告辞时,面已经和好了。他生气地责骂仆人,并命令将已和好的面烤成饼作为工作餐。这不仅显示了他对粮食的极度节约,也反映出一种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五代后汉时期,吏部侍郎张允以其极端吝啬著称,即使是给妻子也会小心翼翼。他怕妻子偷取钱财,便把所有钥匙别在腰间走路声响四起。后来,他因叮当声被发现而失去了所有财物,这种报应让世人警惕。
同样是在五代时期,大词人韦庄虽然文才卓越,但他的吝啬也令人印象深刻。他每次做饭都会精确计算米量,每一片肉都要事先权衡。在儿子去世时,他竟然剥下孩子生前的衣服,只用旧草席包裹并带回家,这种行为触目惊心,让人们认识到过度节俭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