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凤凰山上的传统文化故事人生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湖南边的一座山脚下,住着兄妹两个,哥哥叫春生,妹妹叫秋姑。父母临死时留给他们三亩租田,一间破草房。兄妹俩起五更落半夜地耕种着这块田,总想多打点粮食。可是秋天谷子刚熟,财主就收租来了。交了租子,剩下的就不够吃啦。没办法,兄妹俩只好喝汤吃粥苦挨苦熬地过日子。
有一年大年三十,有钱的财主家满桌摆的鸡鸭鱼肉。而春生家呢,只剩一小盅米啦。秋姑煮了一碗稀粥给哥哥吃,但他说:“我不饿,你喝吧!”秋姑也说:“我不饿,你喝吧!”他们你推我让,不肯喝那稀粥。
这时候,一位衣衫褴褛、头发斑白的老婆婆来到了他们的小屋。她拄着一根拐杖,一步一颠地边走边叫:“北风天哪,白雪地哟!善心的人啊,可怜可怜我老太婆吧!”这个沙哑的声音传进了破草房里,他们听得清清楚楚。
秋姑说:“哥哥,这声音可真是令人心疼。”春生回答说:“我们要把她带进屋里去。”于是,他们急忙开门出去,把那个陌生的老婆婆扶进屋内,并为她除去了身上的雪花,让她在稀饭上饮泣。此刻,她在他们家的宿了一夜。
第二天,她醒来告别后,再次拿出一块白绫送给了秋姑,说:“用你的双手把它绣起来吧,那幸福是属于勤劳而善良的人的。”
于是,每当立春到立夏之际,当她们有空闲的时候,她们就会坐在窗前,用红色的丝线绣凤头,用黑色的丝线绣凤眼,用金色的丝线绣凤翼,用五彩的丝线绣凤尾。一针一个孔,从未间断过。这幅画中所描繪出的凤凰终于完成,它展现出了活灵活现的情景——仿佛真的能飞翔至云端,无论是从图中还是从生活中看都是一样的美丽无比。
然而,这幅画中的奇迹并非虚幻,它真实发生了。在深夜的一刻,那只生命感迈向极致、栩栩如生的鹦鹉花再次展现出其神秘力量。当县官试图窃取这幅画时,他遭遇了意外:那鸟儿竟然飞出来,将他气势汹汹扑倒在地,使他的左眼被啄瞎。不仅如此,还因为一次又一次失望和失败,最终明白这是真正珍贵不可替代的事物,所以县官最终放弃追求那些能够赋予他权力的宝物,而选择回归本真与人相处的心灵世界。在此之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新的理解与尊重,这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成长”。
从此以后,那个地方人们便称呼这座山为“凤凰山”,以纪念那位勇敢自信、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女孩,以及她的兄弟——两者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类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