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乾隆活了141岁高启寿比乾隆长

乾隆活了141岁高启寿比乾隆长

高启(1336-1374),明代著名诗人,以字称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但因固辞不赴而归乡。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

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其诗风雄健有力,富才情,为明初改变缛丽诗风。他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未能在盛年前熔铸创造独立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有生活气息;吊古抒怀作品寄托深感,风格雄劲奔放。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在洪武三年被朱元璋拟委任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

他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始可以名大方免偏执之弊。不过,他死于盛年尚未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

高启作官仅三年,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等,这些作品是他诗歌中的精华部分。他也写过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的作品,有时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

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细致入微,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这类句子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他注重含蓄韵味深长,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 poem 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类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 poem 作。大约著作有5集2000余首,其中《缶鸣集》存937首。今通行的版本即据此影印。此外,还有文集和词集流传世间。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奇闻趣事集锦揭...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的奇闻趣事,深藏其间,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这些古今怪异事件和离奇故事的世界,看看它们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 探寻古老文言中...
探寻古老文言中的aabb式韵律之谜 在古代文学中,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创作中,有一种特殊的韵律形式,它被称为“aabb式”。这种形式在汉语诗词中并不常见,但它...
战史风云 客厅到卧室穿梭...
在这个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的空间里,每一个角落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我们首先来探索家具与色彩的和谐共存,这里不仅有舒适的沙发,还有丰富多彩的地毯和墙壁上的艺术品...
战史风云 甲午战争的历史...
何谓“甲午之役”? 在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自鸦片战争后的一系列外国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1884年,清朝政府为了巩固其在东亚地区的地位,与日本进行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