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图元朝对外战争的烽火
高弘图(1583-1645),山东胶州(今胶县)出身,字研文,一字子犹,号硁斋,以其在南明时期的政治生涯和文学成就而闻名。他的家族世代居住于胶州,这个小镇被山峦环绕,风景如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爱好——书法,还深受当地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的影响。
高弘图考中进士后,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但因上书直言真相触犯了熹宗,被剥夺俸禄两年。这段经历并未阻挡他继续投身政坛。他成为陕西道监察御史期间,因与权臣魏忠贤产生冲突,被迫罢官。但崇祯三年春,他再次重返仕途,任左佥都御史,并在崇祯五年升任工部右侍郎。在这期间,他积极反对宦官专权,最终再次遭到削职罢官。
在这段时间里,高弘图结识了一位朋友赵任,他们共同热爱崂山华阴地区的一座别墅“皆山楼”。当赵任老归故里时,他将此别墅赠给了高弘图。高弘图对这座别墅情有独钟,更名为“太古堂”,常游于崂山之境,与友人共游十五天,撰写《崂山九游记》,详细记录了崂山的风光、趣事以及历史传说。
崇祯十六年,他又复归仕途,再次担任南京兵部侍郎,并迅速升迁至户部尚书。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将福王拥立为新主时,他被授予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加封太子太保、太傅。然而,当南京失守后,他流亡江南,对国破家亡深感悲痛,在福王元年的最后一日绝食九日而逝世。他留下了一篇著作《太古堂集》,记录着自己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